不要让常规管理制约孩子的创造性发展
不要让常规管理制约孩子的创造性发展
班级常规管理无论对维护班级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还是对孩子们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通过常规管理,将道德教育同孩子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增强其行为的目的性,发展自理、自律能力,学习协调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群体意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然而,教师在进行班级常规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教师力图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放开孩子们的想象翅膀时,却又往往不能正确把握班级常规管理要求和孩子自主发展的关系,以至于孩子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乱班”现象也就随之出现了。而当教师注重常规管理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时,却又常常不能处理好尊重孩子与给孩子们自由发展机会的关系,“压抑”和“呆板”现象又凸显出来了。因此,孩子创造性的培养与班级常规管理成了教师在实践工作中难于驾驭的一对矛盾。
如今,我们已无法完全用过去的教法教现在的孩子去适应未来的社会,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方面。这就意味着要对以往的教育进行变革和超越,自然地,就涉及班级常规管理制度的调整与变化。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能让班级常规管理的条条框框制约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常规管理要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一、贯彻常规要求,该放手时要放手
长期以来,常规似乎成了老师管理孩子的一个重要法宝,殊不知,就在你紧握着常规不放的时候,孩子的创造火花很可能在过分抑制其与众不同行为的同时就被熄灭了。大量研究表明:在宽松、自由、接纳的环境里,孩子的创造精神与创造品格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老师一定要心中装着大目标,不要仅仅因为严格执行常规要求,而失去了培养与保护孩子创造精神的宝贵时机。下面这个案例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一次班里开展游戏活动,已到了要收玩具的时间了,这时小然跑到老师身边说:“老师,可以晚几分钟再收玩具吗?”“为什么?”“我们的多米诺骨牌马上就要摆好了。”老师看着孩子那期待的目光,怎忍心拒绝?虽然当天的教学活动延迟了20多分钟,但孩子们那欢呼雀跃的激动神态,使老师感到这远比按部就班地收玩具,再按原计划上一节教育活动课的实际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它既是孩子游戏和创造的需要,又体现出老师的民主与灵活。正是老师给孩子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才使得孩子敢于向老师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而这些不正是培养孩子创造性的很好时机吗?我们要为老师能保护幼儿的创造性,并适时适度地放手常规而叫好。
二、调整不合理的常规要求,减少统一模式
在各班常规管理细则中,统一的模式占不小的比例,如:穿脱衣服的要求、摆放桌椅的方法,甚至摆放碗、筷的顺序等等,规定得非常细致。从常规要求的角度看,这些内容对培养孩子做事认真、有序、讲方法等行为习惯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如果要求过于统一、细化、严格,也会出现负面的效果,如孩子的思维容易形成定式。因此,老师要注意观察和思考,对常规要求中不合理的部分加以改进。如:一天,孩子们饭后收放筷子时,没有像往常一样将筷子细头朝前摆放,而是横七竖八地摆出了一朵“大菊花”。老师观察到这一细节,意识到这是常规要求过于细化导致的问题,而非孩子不守规矩,并且,这是幼儿时期孩子泛灵性思维方式的表现。于是,班里老师调整了常规,改为摆放有序、整齐即可。
三、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促其主动发展
众所周知,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孩子们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
以往我们想方设法把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比如,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一个接一个,以为这样做对孩子的发展有好处。然而实践证明,经常采用这些做法会使孩子产生倦怠感,他们不是表现得无精打采,信手跟着老师或小指挥瞎比划,就是要求上厕所。而到了厕所,他们的精神劲儿却倍增,互相说笑,那神秘劲儿、兴奋劲儿在课堂上是很少见的。以往我们只简单地把这种行为视为孩子在钻空子,现在想想,其实这是一些常规要求束缚了孩子,我们应把孩子的反常表现看成是对一些不合理的常规要求的挑战和抗议。老师应把时间更多地还给孩子,让其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在一定时间内自主安排活动,让孩子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
实践证明,孩子的创造性发展与常规管理并不对立,相反,好的常规能够鼓励孩子积极有效地参与活动,从而获得主动发展。而且,好的常规能使孩子在遵守时不再是被动的,而是自觉、自愿地去行动。教师只有敢于正视二者间的矛盾,并艺术性地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孩子才能和谐健康地发展。
(班主任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