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网 大圈网

浅析中学班主任艺术

时间: 2015-02-10 09:58:48 作者: 班主任网整理

  浅析中学班主任艺术

  雨果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浅析中学班主任艺术
”我很喜欢这句话。虽然在灵溪中学的支教为其只有一个学期,可是在这里的领导和老师那里,已经自己经验的慢慢积累当中,我体会到了很多,尤其是对于班主任工作,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班主任,一个沉重的名词,被人戏称为最小的主任,可它一旦成为一个动名词,也就意味着那是一个最富有挑战性、最耐久性和最有艺术性的工作。若是真正想做好一名合格的智慧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人,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了解学生,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希望之中;同时呢还应该要有自己的魅力,以一颗坚韧自信的心去探讨班主任工作中的艺术,在认识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的组织管理沟通能力,利用好沟通的钥匙,善用激励方式,在做到在对学生充满爱的基础上实施爱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做到虽苦却乐在其中。

  一、班主任要做要做一个快乐的人,捧着一颗爱心来

  班主任一定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这是全国优秀班主任钟竺在会上说的,作为班主任,只有在自己快乐的情况下,才能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去指导每个学生,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出班主任的责任心,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良好的教育。”育人先育心“,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教师要爱自己的职业,首先要有一颗爱心,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通过支教,使我明白做为一名教师,只要爱学生,就一定会创造出奇迹。一个感情贫乏、冷若冰霜的教师给学生的印象常是严肃、可畏而不可亲的,学生难以产生敬仰之情,更不敢向其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衷肠,自然难以达到心理指导与教育目的,那么什么是爱学生呢?爱就是尊重学生,重意味着信任、理解、宽容和接纳,充分地重视和欣赏每一个学生,耐心地倾听他的意见,接纳他的感受,包容他的缺点,分享他的喜悦……我深深地知道,一名好班主任、一名好教师,既是知识的塑像,更是爱的化身,只有接近学生,用爱去感召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因此,教师只有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以学生的要求作为爱的起点,才能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出爱的感情,并使之升华。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捧着来的一颗心,首先应当是爱心。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个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命题。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其师,信其道“,强调的就是情感对于感化人教育人的作用。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和教师座谈时谈到这个命题:”当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十五年前,有位社会学的教授,曾叫班上一群学生到一个贫民窟,调查二百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做一个评估,每个学生得出的结论几乎相同:”这些贫民窟的男孩毫无出头的机会。然而,二十五年后追踪调查结果却让人意外:这些已经长大成人的男孩,除了二十人搬迁或过世,剩下的一百八十人中有一百七十六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企业家的比比皆是。调查者拜访了当年被评估的年轻人:“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一位调查者终于找到了这位虽然年迈,但仍然耳聪目明的女教师,请教她到底用了什么神奇的方法,能让这些贫民窟里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头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爱心是师德的核心, 爱心是乐教的源泉。大量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从爱心开始,教育发生在心与心距离最短的时刻。如果我们真心爱着教育事业,并希望有所成就,那么,我们当捧着一颗爱心来。

  二、正确的自我价值定位

  若说学生是那小河中自由流淌蜿蜒的溪流,那班主任则是那为溪流引领方向的曲折河岸,或许主宰不了河水的意愿,却也为其指引了方向规约了范围;若将青春焕发的学生视为那春日里茁壮抽芽成长的绿芽,班主任则不亚于那春日里的雨露和阳光,在需要时助其健康茁壮成长。

  学生是个有生命有思想的个体,作为班主任你不能是主宰其思想掌握其命运的神灵,而应该是立于一旁却缺之不可的方向路标。处于青春叛逆期青少年非常的渴望自由和个性张扬,并且开始注意到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在这个时间上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存在,若是主宰式的管理只能让学生产生抵制情绪,结果适得其反。不能主宰式却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一种放任式的管理。现在好多老师看到学生叛逆个性鲜明,就会很容易放弃自己的引导路标地位,认为自己再怎么苦口婆心也只是一个摆设而已,起不到什么作用,就干脆彻底放弃,任其自由。这都是两种极端的班主任管理方法,一个会在专制强暴中扼杀孩子天性或者造成更大的叛逆,另一个则会轻视了路标导向作用,让孩子自由飙车控制不住车速和方向,无法及时刹车和选择,造成教育的悲剧。所以班主任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价值定位,既不能是那个背着或搀着孩子走路的“好心人”,也不能是那个冷眼旁观的“陌生人”,我们必须是他们随时可以咨询的导路人,既陌生又熟悉。

  三、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具有独特的魅力形象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应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班主任应该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教育战线上的魅力形象大使。在这经常会听到: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班级。一个班级能否“活”起来,首先要看班主任是否做好了表率,“活”起来了没有。由于班主任的精神面貌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因而要求班主任要乐观、活泼开朗、充满朝气。在学生面前要做到精神振作、情绪高昂、用语幽默、态度和蔼、风度从容、姿态洒脱。班主任的“活”才能带动整个班“活”起来。我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上自习保持安静,上课不迟到……下课后和学生们一起运动、聊天,和学生们拉近距离,彼此了解,让他们对我有好感,信任我。对有些学生要鼓励,有些学生要要求严格,有些学生要真诚关心……因为在潜移默化中班主任的思想行为已经深深影响着学生。新课程要求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要塑造新的形象。为人师表为首位:班主任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行举止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远的影响。

  当然班主任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修养与锻炼形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己。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身作则,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教育改革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学生、培养学生;其次是要继续努力学习,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教师只用简单说教去规范学生,学生是不买账的,更何况现在提倡新的教育观。以德为先,以爱为本,以理服人,把自由与民主之风真正带入我们的班级,把尊重与关爱毫无保留地带给我们的学生。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师德的魅力。班主任在处理问题,就是在管理班级时,或许一句温暖的话语就能鼓起孩子前进的风帆,或许教师一个善意的眼神就能指出孩子改进的方向,或许教师一种倾听的姿态就能获得孩子倾诉的渴望,或许教师一次轻柔的抚摸就能安慰孩子受挫的心灵。因此,要解决班主任所面临的困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班主任必须学习,树立自身形象,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再次是要勇于大胆创新,善于总结。

  四、班主任应善于激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艺术的顶峰—师生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与学生交往,要讲究艺术,要学会倾听,与学生在一起活动,以倾听为前提,与学生的谈话更加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听了讲座后,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赏识教育对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数子一过,不如奖其一功。”

  林格也曾说:“人的根本在心灵,教育应回归心灵的深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最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们要贯彻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正面教育原则,如果一个班级受到表扬多,则这个班级学生思想品德、纪律、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因为表扬使学生扬长避短,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相反如果一个班级经常受到批评,便会失去信心,就会使他们自暴自弃,很难进步。有句话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学生中少批评、惩罚,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集体性的奖励要多应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都希望自己能置身在一个优秀组织,并且希望成为这个组织的优秀分子。集体性奖励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而且能教育和影响每一位学生。有位教育家讲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够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所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能激励学生,使他们不断争取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最大的愿望是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时,如果能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地去赞赏他们、鼓励他们,那么你会发现,学生个个都是那么可爱、那么优秀。教育学生首先要学会“生活上知足常乐,同学之间助人为乐,学习上自得其乐,身体健康快乐”,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应该是班主任的世界里的真理。

  五、利用好“沟通”这把钥匙

  生活中没有沟通就没有快乐人生,事业中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教育中没有沟通就达不到教学育人的效果。沟通是一门艺术,作为班主任老师,跟学生的接触尤为密切,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交往、生活等各个方面,如果沟通不当,师生间的矛盾就会加大。我们初中的班主任面对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他律向自律的过渡时期,有较强的逆反性,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更需要沟通。如果缺少沟通,他们难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甚至会误会班主任的好心,而产生逆反心理,把心中的小疙瘩,郁积成大误会。小则影响师生的感情,大则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具有闭锁性的特点,因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也许他们会因为老师而放弃学业,因为老师而讨厌学校,因为老师而讨厌人生,因此,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班主任,需要艺术支撑。

  另外,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是孩子成长因素中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还需要和学生家长加强沟通,了解学生在学校之外的生活和受到的教育情况,与家长取得共识,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找到学生思想、品质、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原因,从而做到事半功倍。

  在我现在的班级,有一个男生每天上课都是迟到,起初的我是非常之生气,认为其是晚上看电视上网到很晚早晨睡懒觉造成的,所以让其写检讨并且罚抄作业,他的检讨也从不会说明原因,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保证下次不会。偶然的机会我才了解到该男生是留守儿童,自己一个人在家,生活要完全自理,早晨起来还得自己做早餐。了解情况后我带着愧疚向其道歉并且准许其早自习可以迟到十分钟,我没发现当时的他有什么极度的反应,可是在之后的学习中我明显的感觉到了他的改变,比以前更加勤奋更加努力了,成绩也提升了,在一次周记中他写到:你的理解让我觉得我要对得住你的愧疚感和道歉。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而只有沟通才能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在其心灵播出爱的种子,知识的花园。

  六、重视和做好班干部的发掘、扶持和培养工作

  一个好的领导的有一批得力的下属给力支持,一个好的班主任得有一支好的班干队伍为你效力为大家服务。班干不一定要是品学兼优之人,当班干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定的组织号召能力,在班上能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要责任心强、团结同学、能以身作则的学生,尤其对于这类学生里面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我们更应该发掘其长处,鼓励他们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让其多方面发展找到自信。班主任应定期开班干会,一方面从他们身上了解到更多班的动态,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总结每星期班里好的、不好的方面及下星期要能力的方向,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

  这样既发展培养了部分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将自由和权利放回到了学生自己手中去,又减轻了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压力和任务,更好的做到既不放纵也不专制,让其自由的在规约范围内发展自我张扬个性。

  当班主任很辛苦,但也很充实,有很多钻不完的学问,同时与学生多接触,得到很多感触,也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提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班主任是一个没有可闲的工作,你对班付出了多少,就有回报的多少,而这种回报是爱的回报,是一分满足感、成就感的回报,它比任何物质的回报还要来的珍贵。可是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用爱心去播种,用沟通去滋润,用方法艺术去浇灌,让孩子生活在微笑和关爱中,犹如让花草生活在春风雨露里。

(班主任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页:123
班主任网提供最新最全的班主任文章。
如果觉得 班主任网 不错,请分享给大家!
大圈网 全部查询
大圈网旗下网站:班主任网 Copryright © 2014-2022
banzhuren.daquan.la 闽ICP备14009251号-3   执行时间:3.91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