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永不下岗的班主任
家长是永不下岗的班主任
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发展,一个单位要发展,一个家庭也要发展,而发展和延伸的最好办法是让孩子来传承。即使我们这辈子事业不成功,活得不潇洒。我们也愿意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过得比我们好,不再重复我们昨天又苦又累的故事。再说,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宝贝,也是祖国的花朵。如果教育引导得好,将来他们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为国家、民族、社会乃至人类作出突出的贡献。但是,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我们常常有许多困惑。我把这些困惑归纳为十个问题。
一、用诚信铸造孩子的高尚人格
孩子说了谎怎么办?
过去有个“狼来了”的故事。虽然很老,但今天仍然有人在传讲。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说谎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可是孩子不知道,他仍然重复着昨天的错误。
案例一:有兄弟俩,哥哥有一天因为不完成作业受到老师的批评,就和弟弟趁着上体育课时间,把全班同学的作业本全收起来拿回家来。目的是让大家都没有作业做,看老师怎么办?后来这事情隐隐约约传到他爸爸那里,爸爸就逼问这兄弟俩,弟弟扛不住就坦白了,可是哥哥就坚决不说。结果是弟弟被打了一顿,而哥哥当时就没有挨打。过几天爸爸也知道了哥哥的这件事,但气已经消了,哥哥最终也没有挨打,只是受责备几句。说实话与说谎话的结果就这么不一样!
孩子一旦明白说谎就可以不挨打、不挨骂,或者可以让皮肉之痛迟一些来临的时候。他们就慢慢变成说谎的专家。可以说,小孩子说谎大多是被逼出来的。如果说实话可以获得实惠,谁还去冒这个险呢?很多小孩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大人可以说谎,而小孩就不能?小孩思考这个问题时,说明他已经发现大人经常说谎。我们给孩子的注解,也许可以说我们的谎言是“善意”的。但对孩子来说,无论善意还是恶意都是谎言!
可以说,人类社会中几乎没有人没说过谎,不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所以,人们才那么强烈地呼唤诚实和信任。诚实是信任的前提,只有诚实的人才守信用,只有诚实才得到别人的信任。因此,诚信是人生事业的铺路石。
案例二:第一次销书失败——守信付印刷费——获100万元信度。老板结论:我相信你,
不担心拿不到你的钱。)
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立业之基。诚信是高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智获小胜,德获大胜”。小聪明的把戏有时可以获得短时的利益,但是绝不能撑起事业的蓝天!因此,我们要用诚信来铸造孩子高尚的人格,让他以后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一些坎坷,多一些顺利,一路走好!
二、用勇敢鼓励孩子战胜平庸
前些年《中国青年报》报导:日本与中国的小朋友进行生存挑战赛,结果多项指标比不上日本的小朋友。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下现象你们是否经历过?
当你和小孩在街上看见小偷的时候,你拉着孩子匆忙离去。
当孩子要下河游泳,你不是教会他怎样在水中保护自己。而是简单的拒绝——理由是:危险!同样,当孩子要和同学去登高秋游也不被允许。当然也是由于不安全的原因。
孩子已经十岁,还不敢一个人到大院门口去买东西,因为大街上是危险的!同样,孩子不会自己削苹果,因为刀子是危险的!二十岁的孩子不会开火做饭,因为煤气是危险的!
现在的社会是有些乱,出门危险,在家也不安全。但是一直这样包着,孩子又如何长大呢?一点点危险都不能经历的孩子肯定是平庸的。危险处处存在,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识别危险,处理危机。
案例一:我家有一位小朋友,刚满三岁。上楼时我和他竞赛,也摔过跤。我鼓励他,让他说“不要紧”。现在已经能双脚立定一次跳越两级楼梯,而且勇于挑战。我让他跳一次,他说:“我还跳两次”。当我让他跳两次,他说:“我还跳一次”!一个三岁的小孩,已经享受到勇敢挑战的快乐。
案例二:一位邻居的小朋友,爸爸妈妈都是大学生,爸爸是硕士,妈妈是学士,一个是高级职称,一个是中级职称,算是教育专家了。可是孩子都四岁半了,大人还牵扯着衣领让他走路。这样家庭的孩子肯定要延缓长大的时间。
我现场采访一位学生家长:您平时在避免孩子平庸的教育方面是怎么做的?请您介绍,让大家和您一同分享。
各位家长,如果不想让你的孩子平庸,就鼓励孩子勇敢一些。有两句名言说得好:“不经一番风霜雨,难得腊梅放清香”。“不敢眺望天空的人,他就永远也见不到彩虹”!
三、用爱心覆平自私的沟壑
近两年来,中央电视台法律频道(第12频道)常常播放这样的内容:一家几个兄弟姐妹为抚养年迈的父母而撕破脸皮,为分父母的那点遗产而大打出手。类似事情有没有发生在你身上?当你和孩子收看这样内容的电视时,你会怎样和他交流?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
当孩子告诉你,小区的水龙头坏了。你是提上工具去修理或者立即给物业管理打电话,还是告诉他别多管闲事,别自找麻烦?
在公共汽车上,当你假装没看见站立不稳的老人,而孩子想起身让座的时候,你是用眼神去制止他,还是鼓励他站起来让座?
当孩子要为灾区捐款的时候,你是问学校规定统一交多少款呢,还是鼓励孩子多献一份爱心。
当孩子想给街头的乞丐一点施舍时,你是嫌脏而要求孩子别理他们呢,还是建议孩子多给一点?
人在商品社会中不可能没有私心。但私心不能澎涨,澎涨了就变成填不平的沟壑,那就是贪心。很多人努力奋斗,成绩卓著,当上了领导干部。由于私心澎涨,侵吞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成了贪官。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万恶起于贪”,那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对孩子的教育,爱心就是填平私心沟壑的最好办法。爱心,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歌曲《爱的奉献》唱得好:“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在这里顺便说两个现象——
当买东西时别人多找了钱,你是拉着孩子快速离开,还是让孩子把钱退还给别人?
当同事得罪了你,你就指使孩子拔他自行车的气门芯,还是辩证地分析问题,多从自身找原因?
如果按照后者的做法,你就不仅砍去了孩子的爱心,还砍去了孩子的善良本性,而且给孩子的心灵播种了恶行。
四、用民主绽放孩子的智慧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家长是说一不二的。常常强行孩子应该怎么样做,不应该怎么样做。现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有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当家庭内部发生争执的时候,无论有没有道理,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这种行为像一把刀,砍去了孩子大脑中的民主意识,让他觉得强权政治就能战胜一切!
一个没有民主的家庭令人无奈,一个没有民主的课堂死气沉沉,一个没有民主的单位不会有生气。在一个压抑的氛围里,智慧的花朵就不能开放。“谷歌”(Google)是一个跨国公司,发展得很好。驻中国公司总裁李开复介绍说,老总的办公室大小、设备与员工的完全一样。目的是告诉大家:“在这里,大家得到的创造空间是一样的”。平等与尊重是民主的前提。如果大家都有团队意识,群策群力,这个公司就一定能做大做强!
没有民主意识的人,到社会上去容易成为孤家寡人。不但工作做不好,生活也不幸福。在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那些武断的家伙,有谁会有好下场?当他在拥有权利与财富的巅峰时刻,也是众叛亲离的时候。他永远也享受不了真正的幸福!
反之,在民主的天地里,智慧的花朵才能尽情地绽放。比如:一节民主的课堂,孩子们很开心,他们的思维仿佛在智慧的碧波上荡漾。他们各种各样问题的碰撞,常常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如果我们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还用为孩子的不聪明而发愁吗?
案例:曾国藩、钱学森家族发展史。
结论:民主家庭是孩子智慧绽放的天地,是家族兴盛的法宝。
五、用守纪规范孩子的行为
请各位学生家长回忆一下,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孩子自己过马路时很少去闯红灯。孩子骑车时也会规规矩矩地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可是当他们跟大人一起逛街的时候,总是被大人拉着他不走人行道,而是横穿马路,有时还翻越栏杆。大人的借口是:我忙,赶时间。这就让孩子体会到,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自己的利益大于规则的严肃性。
很多人开车时带着孩子,脑子里没有交通规则,眼睛里没有交通标志,有时把矿泉水瓶和垃圾随手扔到窗外。这就教会孩子,在执法者看不见的情况下,可以为自己的利益而肆意踏法规。
我们去旅游时,常常因为久等一两位迟到的旅客而影响心情。在排队买车票时,常常为几个插队的人感到讨厌。
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没有纪律,步调就不可能一致,那是要打败仗的。不遵守规矩的人,得不到大家的拥护,在班组里他成不了好学生。在社会上,他成不了大事。我们应该用文明守纪的教育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做到心中有大家,行动有纪律。使孩子以后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我现场采访一位学生家长:喜欢遵守纪律的学生吗?假如你规定孩子晚上必须回家睡
觉,他今天就违反你的规定。怎么办?
六、用感恩张扬孩子可爱的心灵。
会感恩的孩子特别懂事。饮水思源,那水是甜的。孝顺父母,爱护同学,尊敬老师、回报社会都是具体的感恩形式。有反哺之心的人,他最能读懂父母;帮助同学的人,他既能了解自己又能读懂同学;敬重长辈的人,他最能读懂老师,最能理解长辈的良苦用心;想着回报社会、报效国家的人,他的心比天地还宽,他将来一定是个有成就的人!
案例一:莫亮儒——人生起点的领跑人。韦天功——爱好转移的引路人。邓望红——人生转折的点拨人。
案例二:罗敏贤、韦善勇、吴希乐等等,是反哺的典型。
会感恩的孩子,让家长感到付出的辛劳值得!会感恩的孩子。让老师感到付出的教育值得!会感恩的青年人,让领导觉得值得培养!会感恩的孩子,他可爱的心灵得到张扬,他将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得到很多人的褒奖。会感恩的孩子,他的事业将前途无量!
作为学生家长,我们要会感恩。平时对孩子要注重感恩教育。这也是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用创新彰显孩子的成功
我们的民族有这么个习惯:孩子放学回家,家长常常问,今天学了什么,掌握了几个字,听不听老师的话,是否得到老师的表扬。而西方的家长却问,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你认为哪个问题最有价值,为什么?你单独或者是和同学解决了哪些问题?我们习惯强调知识的积累,而西方强调的是创新。杨振宁先生前些年有个报告,认为两种形式相得益彰,结合起来最好。
可遗憾的是,有些家长当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或许因为他问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知识范围而敷衍了事。我们惯用的伎俩是:“等你长大了就懂了!”“这个不要求掌握,你记住就行了!”“这个是不会考的,没有为什么!”等等。殊不知这会让孩子慢慢变成考试的动物,脑子机械化了,不会思考了。所以,孩子读书的年级越高,提的问题越少,创新的欲望越低。比如,汽车的探照灯,要求他想象,然后用另外一个词语来表达,他不会说:“这是汽车的眼睛”。
案例一:专家到阳西一中上课,观察一根韭菜+想象,启而不发。
案例二:有了创新,汉字的输入比拼音文字还快。连周总理也没想到。
我们现场来做一个实验:测试一下你的想象力——
给你一支笔来放大想象(这是一个人生的航标)
给他一本书来放大想象(这是把我们摆渡向知识彼岸的一只小船)
有人把美国比作老板,把印度比作办公室,把中国比作工厂。我们只是按别人的设计来制造,创新的空间很少,待遇也很低。人家一个创新的品牌,够你做一辈子。一个创新的设计,换取你几吨的汗水。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侄儿打工的故事:有哪个时代让打工仔发财?如果不会创新,不会变换角色,永远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创新是一个民族向上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我们家长在注重孩子升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要孩子闪现丁点创新的火花,你就要热情地鼓励他。希望你的孩子是个创新型的学生。将来是个创新型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大的贡献!
八、用欣赏消除嫉妒的心理
孩子常常不掩饰对一个人或者对一件东西的欣赏,会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喜爱。当孩子告诉家长某某同学是多么优秀时,而家长总是拿孩子的短处来与他崇拜的人比较,要么说,你看人家多么聪明、多么努力啊,哪像你这么懒!要么就说,要向他学习啊,为父母争光,为自己争气!——这种批评式的比较,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影响孩子的自尊心。那么,起初孩子会说:“我要比他更棒!”可是,当一次次地超越不了自己欣赏的对象,又被父母奚落之后,孩子良好的欣赏心态就容易变成糟糕的嫉妒心。
嫉妒是人生的一大公害。早在三国时候就要了一代名将周瑜的命。我们的家庭教育要引起重视,教育孩子要有一颗平常心。既欣赏明星,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打造自己。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周弘先生主张欣赏孩子,这非常好!而谢仲卿主张:在欣赏孩子的基础上,也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对当官人的企盼。我们都知道:呼伦贝尔草原很宽阔,但比草原还要宽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还要宽阔的是什么呢?是一颗善于欣赏的博大的心!
九、用竞争营造孩子的快乐
社会充满着竞争。我们都有可能在单位被同事超越,有可能在生意场上被对手打败。回到家里,如果我们强调客观理由,辱骂竞争对手。那么别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大人的事情。他已经从你身上学会了仇恨超越他的人。
我们每个家长都应该反思,在我们指责社会不公、指责教育失败、指责别人道德论丧的时候,我们又是怎样培养自己的孩子?
每个班有几十个孩子,大家在学习上竞争,在体育上竞争,在思想上竞争,在劳动方面,卫生方面,艺术方面,在各个方面竞争,不可能都是某个人第一。即使在小学阶段你多拿到几次第一,到初中不一定拿到第一,在初中阶段拿到几次第一,到高中也不一定拿到第一。但是,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公平竞争乐无穷”!
竞争本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没有竞争的社会将失去向上的冲劲儿。人都是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的。人类本身就是在动物的竞争中优胜出来的。所以,人类天生就有竞争意识。
但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是:失败者要学会像电视节目“星光大道”的那些选手一样,握着优胜者的手,真心地向他表示祝贺。这样,我们不但为自己的努力而欣慰,也为别人的成功而快乐!
十、用学习扬起孩子理想的风帆
人生像一只船,学习就像风帆。一代伟人毛泽东说:“学习,学习,再学习。”说明“学习”对进步成长的重要性。李白诗句“乘风破浪应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人生理想一首雄浑的歌。但它的前提是“铁杵成针”的学习与历练。在和平年代也一样,人生过得好不好,少年学习是关键。人有可能一夜成为暴富,可几辈子的学习历练才有可能成为贵族。有些人有钱了,很自豪、很光荣。每个孩子给他存100万元。我们认为,目光短浅的人是把财富留给孩子,有远见的人是把孩子打造成财富。有些人家庭穷困,就不想给孩子读书。我们认为,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
有些学生家长说:我的孩子就不太喜欢学习,不知道怎么办。
如何引导孩子喜欢学习呢?我这里有几点建议:
(一)用学习成功的故事来吸引他,激发孩子对学习充满美好的憧憬。
(二)与老师配合,让老师亲近他,使他爱屋及乌。
(三)用行动来感化他(故事:没有比头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四)用自己的体会来告诫他,(正面:花开在春天,人学在少年。反面:少年不学习,老大徒伤悲)
(五)建立奖惩机制来激励和约束他,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学什么呢?仅仅是学校发的那几本书?
(一)学习内容: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学习一切可学的内容。
(二)学习原则:扬长补短,培养习惯。
要帮助孩子分析:他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既顺应他的特点去张扬他的长处,也引导他有意地刻苦学习,以弥补短处。社会需要专才,也需要全才。
案例一:鲁迅、郭沫若本来学医,却成了文学家。丁西林学习物理,却成了剧作家。结论:种豆也得瓜,基础少年打。
案例二:谢仲卿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经历。结论:千里马需要伯乐。有时侯我们的判断不一定准确。
无论学习什么,都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形成的时候,能力自然形成。习惯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份。太阳从习惯中升起!当你和孩子都不明白怎么发展的时候,最好是选择社会性最强、最通用的学科,如写作训练、数学训练。不管以后你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写作能力。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中、高考中,凡是作文分低者,大多进不了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而很多学生也因为数学分数不高而降低一级分数线。因此,语文、数学的扩展学习,应该是重中之重。
(班主任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